2004年8月19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浙江法制报精彩推荐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解纠纷有针对性 创平安有开拓性
杭州闲林镇司法所牵住维稳“牛鼻子”巧解劳资纠纷
本报记者 徐晓

  编者按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镇是一个经济重镇,面积只有56平方公里,却有19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这里开发建设。工地多了,外来民工多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也多了。在依法化解这类矛盾上,该镇司法所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各方的好评。
  2月8日,省委书记习近平在闲林镇调研时强调,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是完善党在基层执政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是在基层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好载体。

  面对辖区日益增多的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闲林镇司法所感受到了压力,同时这也激发了他们化解矛盾、创建平安的动力和创造力。去年,司法所特意举办了一期人民调解业务培训班,重点是让全体调解员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及对这类纠纷的预防和调解技巧。
    所长贾国华说:“针对当地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部分调解人员缺少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培训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同时,司法所不仅在每个村民小组配备了一名信息员,还在各个房产公司落实专人负责信息采集,建立起信息快速反应机制,由于信息及时,不少纠纷被“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针对劳资纠纷较多,闲林司法所还专门抽调人员,组建了劳务纠纷调处办公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去年10月,1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司法所,找到劳务纠纷调处办公室,反映他们从2005年2月在余杭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项目中做木工至今,现在工程完工了,他们工资却没了着落。调解人员了解到纠纷是由于签订的合同内容不规范,双方在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及时间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调解人员紧紧抓住结症所在,根据劳动法,确定了工资数额和支付方式,并让承包方制定出民工工资清单,最终这些民工兄弟分别在10月和12月拿到了他们的87000元工资。
  闲林司法所不仅处理好找上门的问题,还积极下去找问题处理,以期打好平安的主动仗。某房产公司工程已经完工,12名工人却因为没有签订用工合同,尚有2万余元劳务费没有拿到。前不久,司法所在每月一次的排查中发现了这一情况,该所主动出击,与相关部门一道联合现场调处,很快妥善解决了这起纠纷。
  普法工作一直是闲林司法所的重头戏,每月25日都是他们自定的法律咨询日,工作人员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帮助;还在每个村和每个社区都设立了法制宣传园地,以增强当地村民和外来务工者的法律意识。最让贾所长称道的是他们组织的“党员干部千人百题法律知识竞赛”,他说:“党员干部懂法了,处理问题也必然按照法律来,执法用法也就更规范了。”